從ICT專長到新創合作,緯創資通的企業內部創新關鍵IIC如何協助自身轉型?
MEET創業小聚 2001 年,緯創資通自宏碁拆分出來,20 年力拼從虧損上億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 ODM 大廠,專注於代工包含桌電、筆電、平板、伺服器、手機等,以電腦及週邊設備為主,從而累積大量製造業的產業知識。 然而,有鑒於大環境網路科技發展迅速,智慧產業的浪潮隨之襲來,緯創也洞悉到這個趨勢。 現任緯創副董事長暨新事業總經理的黃柏漙表示:「2016 年起,緯創內部開始思考:除了持續在 ICT 產業上耕耘外,未來 10 年的新產業可能為何?未來在網路科技驅動下,下一個趨勢將如何發展?」 過去緯創以成就品牌客戶為目標,近年來,緯創則是在創新及數位轉型上不遺餘力。 其中,緯創憑藉自身於 ICT 產業的專長,輔以對於不同產業的觀察,持續摸索並嘗試入進新領域,成功跨足包含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產業,並成立相關公司品牌。舉凡瞄準醫療器材設計和製造,打造緯創醫學科技,更與加拿大生技公司 B-Temia 合作,共同推出可輔助行走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 啟而走」;發展教育科技,成立專為培育產業人才的線上 AI 學習平台——緯育 TibaMe。此外,緯創也和政府單位合作,藉由 5G AIoT 智慧科技,協助打造「智慧城市」。 雖然緯創成功延伸觸角至新產業,但黃柏漙提及:「當遇上如醫療產業的問題,需要較高的知識門檻時,光是仰賴內部創新資源,無法彌補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的不足。」因此,尋求外部創新資源挹注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於是他們將目光瞄準新創團隊,除了和產業現有團隊合作外,直接投資團隊也是另一個做法。然而,若以傳統大企業原有組織直接去和新創團隊合作,彼此調性不同加上組織文化差異,勢必會加深合作困難度,甚至最終導致合作破局也是時有耳聞。於是緯創內部以黃柏漙為首,帶領了一群近 30 人的團隊,成立了創新整合中心(IIC,Innovation Integration Center)。 「加入 IIC 的人才,大多擁有新創 DNA,」黃柏漙笑著表示,過去的訓練造就團隊內部成員對於新科技接受度高、主動和能動性強,且願意嘗試新可能。 IIC 深知緯創的資源和優勢在於「擁有 20 年將概念商品化的產業經驗」 ,因此團隊著重在學習新創精神、了解新創文化、評估並挖掘具有潛力的案子、以及從做中學習合適的商品開發流程,用現有充裕的技術能量,讓商品順利落地,更體現「Innovation by incubation」的價值。 至於緯創會如何評估創新部門的… Read More »從ICT專長到新創合作,緯創資通的企業內部創新關鍵IIC如何協助自身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