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Home » Archives for July 2019

July 2019

從ICT專長到新創合作,緯創資通的企業內部創新關鍵IIC如何協助自身轉型?

MEET創業小聚 2001 年,緯創資通自宏碁拆分出來,20 年力拼從虧損上億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 ODM 大廠,專注於代工包含桌電、筆電、平板、伺服器、手機等,以電腦及週邊設備為主,從而累積大量製造業的產業知識。 然而,有鑒於大環境網路科技發展迅速,智慧產業的浪潮隨之襲來,緯創也洞悉到這個趨勢。 現任緯創副董事長暨新事業總經理的黃柏漙表示:「2016 年起,緯創內部開始思考:除了持續在 ICT 產業上耕耘外,未來 10 年的新產業可能為何?未來在網路科技驅動下,下一個趨勢將如何發展?」 過去緯創以成就品牌客戶為目標,近年來,緯創則是在創新及數位轉型上不遺餘力。 其中,緯創憑藉自身於 ICT 產業的專長,輔以對於不同產業的觀察,持續摸索並嘗試入進新領域,成功跨足包含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產業,並成立相關公司品牌。舉凡瞄準醫療器材設計和製造,打造緯創醫學科技,更與加拿大生技公司 B-Temia 合作,共同推出可輔助行走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 啟而走」;發展教育科技,成立專為培育產業人才的線上 AI 學習平台——緯育 TibaMe。此外,緯創也和政府單位合作,藉由 5G AIoT 智慧科技,協助打造「智慧城市」。 雖然緯創成功延伸觸角至新產業,但黃柏漙提及:「當遇上如醫療產業的問題,需要較高的知識門檻時,光是仰賴內部創新資源,無法彌補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的不足。」因此,尋求外部創新資源挹注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於是他們將目光瞄準新創團隊,除了和產業現有團隊合作外,直接投資團隊也是另一個做法。然而,若以傳統大企業原有組織直接去和新創團隊合作,彼此調性不同加上組織文化差異,勢必會加深合作困難度,甚至最終導致合作破局也是時有耳聞。於是緯創內部以黃柏漙為首,帶領了一群近 30 人的團隊,成立了創新整合中心(IIC,Innovation Integration Center)。 「加入 IIC 的人才,大多擁有新創 DNA,」黃柏漙笑著表示,過去的訓練造就團隊內部成員對於新科技接受度高、主動和能動性強,且願意嘗試新可能。 IIC 深知緯創的資源和優勢在於「擁有 20 年將概念商品化的產業經驗」 ,因此團隊著重在學習新創精神、了解新創文化、評估並挖掘具有潛力的案子、以及從做中學習合適的商品開發流程,用現有充裕的技術能量,讓商品順利落地,更體現「Innovation by incubation」的價值。 至於緯創會如何評估創新部門的… Read More »從ICT專長到新創合作,緯創資通的企業內部創新關鍵IIC如何協助自身轉型?

避免介入經營權之爭創投公會定自律規範

經濟日報 日前保險業資金投資的創投基金觸及介入被投資事業經營引發疑慮,為了避免相關事件再度發生,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創投公會)草擬完成「創投基金申請保險業資金投資之自律規範」,希望藉此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並維護保險業經由創投基金對台灣創新重點產業資金挹注的暢通。 創投公會表示,已將自律規範草案呈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經濟部工業局與金管會保險局;並將與會員公司商討細節後,提報理監事會討論,等理監事會通過後實施。 由於保險業資金投資創投事業的相關規定中,也將對保險業資金投資創投事業訂出限制與規範,創投公會表示,未來最終版的自律規範將加入相關法規內容。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指出,保險資金在過去幾十年間,是台灣產業投資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保險主管機關與保險事業也力挺政府推動的策略性產業,經由創投基金的投資,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壯大,與新興產業的成長,有極為關鍵的貢獻。 邱德成表示,台灣創投事業在過去30多年間,是台灣科技產業的關鍵支持力量。絕大部分的創投會員都十分自愛,鮮少違反保險事業相關法規。希望這次自律規範的訂定,讓國內的保險資金更有信心,更願意源源不斷的投入創投,再創台灣策略性產業的榮景。 創投公會草擬的自律規範,已報請工業局審閱;創投公會並建議將自律規範的簽署納入工業局核發推薦函的審查文件之一。希望能有效提醒會員公司重視相關的規定。自律規範中,已包括不得介入被投資事業經營的規定,以及定期呈報投資狀態的義務。創投公會並主動表示,願意協助工業局做好事前查核,令工業局出具之推薦函更具公信力。 據了解,國際上,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或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公家或民間的退休基金。台灣目前缺乏能投資VC或PE的退休基金,創投事業募集國內資金投資政府支持的產業,「保險業資金是最佳首選」,邱德成呼籲,保險業資金扮演產業資金供應鏈的火車頭角色。 金管會從107年開始鼓勵保險公司投資5+2產業,並支持國內的新興產業,訂有「鼓勵保險業辦理新創重點產業、公共投資及長照事業投資方案」。邱德成表示,金管會和保險局對鼓勵保險業資金扶持國內創新策略性產業是不遺餘力的,「希望全體會員自律,不要辜負政府各級機關對創投事業的期望」。

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 Demo Day線上展現成果

中央社樂活情報 新北市政府、AWS與藍濤亞洲合作成立的「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8月10日舉辦第五屆Demo Day,因應疫情改為線上,除安排新創團隊展現成果,並規劃一場論壇、二場專題演講,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及業界知名人士出席分享。 論壇以「轉型解密:新創的集團戰略位置與價值」為主題,由同時兼任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的盛雲電商楊弘仁董事長,以及盛弘醫藥何偉光副總經理進行對談,分享新創事業對於集團轉型的意義與價值。 第一場專題演講邀大瓏企業董事長劉惠珍以「新冠疫情開啟的趨勢及對台灣新創的啟發」為題進行分享。第二場專題演講主題「數位化下的大規模連網裝置佈建案例與挑戰」,邀請東碩資訊智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彭祖乙主講。 「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自2018年成立至今,已培育70家科技新創,近半數獲得資金挹注,累積增資超過6億元,其中8家更獲得國發天使基金投資,成為企業與政府協力推動新創的典範。新北創力坊2014年成立,至今共培育205組新創,協助55組團隊獲得海內外國際殊榮,成功誘發3.2億資金挹注。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創力坊是全台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成立的加速器,新創獲得企業資源同時,企業也藉由新創加速數位轉型,共創雙贏,未來新北市府將開設更多新創基地,持續媒合新創與企業,讓新創生態系更加完善。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說,AWS向來支持早期新創公司的成長,從2018年至今已有雲守護、好好投資、Rosetta.ai等新創,獲得「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的技術與雲端資源。目前,AWS也規劃加深與新北市政府合作,納入AWS與輔仁大學、台北大學合作成立的雲創學院能量,並賦予「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與大型企業合作辦理Open Innovation企業新創合作計畫,藉此加速新北市雲端人才培訓及公部門、產業的智慧化與數位化,讓青年學子得以學用相符。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指出,「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3年來投入資金與企業人脈資源,並以資本市場角度,給予新創團隊經營戰略建議。疫情下新創團隊發揮高度創新力、彈性應變力、抵抗風險力,並迎來契機,如原先發展導遊媒合平台的團隊轉為提供線上互動旅遊體驗,在多變的環境中更加突顯新創團隊的無限潛力。 此次活動並與新北創力坊合作,推薦19間新創團隊展示遠距醫療、智能工廠、零售無人機、線上旅遊、未來城市與新生活等,兼具科技創新與商業化解決方案。 (文 圖/ 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